四川省金属学会-米乐app官网登录

财新传媒 | 张龙强:未来中国铁矿石供应将不再是突出问题

来源: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发布时间:2022-07-19

财新传媒采访

中国计划用二至三个“五年”周期,改变中国钢铁工业铁素资源来源结构,提升自有资源比重,多元化进口,保障供给安全。旨在增加中国自有铁素资源供应的“基石计划”,正在全国铺开。针对“基石计划”的开展情况,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张龙强接受了财新传媒的采访。

张龙强院长表示,“基石计划”背后的逻辑简单明了——铁矿石价格在高位大幅波动,若从供需层面加以干预,可主动作为的就是加大供应。“去年的230美元(每吨),明显偏离了合理价格区间。”

2021年,国内铁精矿新增1400万吨,接下来四年还有增产8600万吨目标。“能不能达到1亿吨,还得看市场。但至少已经有1400万吨的增量基础,完成目标还是具有一定支撑的。”张龙强说。

国内矿开采成本远高于国际四大矿山成本,据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统计,多年来,国际四大矿铁矿石离岸现金成本基本处于20美元—30美元/吨区间。“即便这样,肯定也要保一部分(国内资源),不然更没有话语权。”张龙强说。

企业是铁矿项目建设的实施主体,也是主要的出资方。张龙强介绍说,国家对国内矿开发给予了一定资金支持,但也有明确的条件,如要求具备一定规模以及手续要齐全,一些企业因为历史性原因,也很难拿到国家资金。

“宝武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钢企,但在‘走出去’方面积累不够,要成为在全球布局、具备国际一流竞争力的企业集团,是有压力的。”张龙强也认为。

“‘基石计划’能不能实现,排第一的还是市场因素。”张龙强认为,如果矿价降到80美元/吨甚至更低,国内企业开矿的动力会大打折扣。

基于需求调整、“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等因素,张龙强认为,粗钢产量或在“十四五”达到峰值。而未来十年,中国钢铁也将迎来钢材消费量的全面峰值。以实现工业化的国家为例,美国与日本峰值时,人均钢材表观消费量分别约为710千克、800千克。2021年,中国人均粗钢表观消费量约666.5千克,与之相距不远。

张龙强判断,2022年全年行情比“十二五”后期稍好,不至于全行业亏损,但会大幅度弱于2021年。到2023年,产能置换项目逐渐落地,供需失衡风险加大,如果没有有效应对,市场或将更不乐观。

国内废钢积蓄量近年持续增加,中国炼钢用废钢消耗量每年增量约1000万至1500万吨,2021年为2.3亿吨。张龙强认为,废钢放量须至2025年以后,到2030年左右可迎来规模发展短流程工艺的时机。短流程炼钢的原材料是废钢,相比原材料是铁矿的长流程炼钢更为低碳。

“再远期考虑,随着废钢消耗量和短流程占比的逐渐提升,以及正在进行的大规模产能置换到位后,碳排放量大的高炉长流程项目不会再大规模建设(含新建和技改),同时综合考虑粗钢产量的下行趋势,中国铁矿石需求量将会较大幅度减少,未来铁矿石供应逐渐不再是突出问题。”张龙强说。

以下为报道的原文。

最新财新周刊|“基石计划”在路上

中国计划用二至三个“五年”周期,改变中国钢铁工业铁素资源来源结构,提升自有资源比重,多元化进口,保障供给安全

原图2016年12月4日,江苏南通,进口铁矿石堆场。“基石计划”背后的逻辑简单明了——铁矿石价格在高位大幅波动,若从供需层面加以干预,可主动作为的就是加大供应。

文|财新周刊 罗国平

旨在增加中国自有铁素资源供应的“基石计划”,正在全国铺开。

中国钢铁业产量占全球半壁江山,但在全产业链中,铁素资源极度依赖海外进口。资源安全保障不足,被业界视为最突出的“卡脖子”问题。铁素资源,主要指铁矿石与废钢。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下称“中钢协”)数据显示,2020年、2021年,进口铁矿石对粗钢铁素资源的贡献在六成以上;而包括国产铁精粉和废钢在内的自有资源部分,对粗钢铁素资源的贡献只有35%至36%,其中国产矿仅15%至16%。整体来看,冶金工业规划院数据显示,2015年至2020年,中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一直在80%以上,2021年降至76.2%。

铁矿石进口来源地高度集中,从澳大利亚和巴西两国进口的矿石,对中国粗钢铁素资源的贡献占比超过一半。其中近五年来,澳大利亚每年向中国供应约6.7亿至7.1亿吨矿石,在进口矿总量中占比约60%;巴西供应2.3亿至2.4亿吨,占比约20%。而中国海外权益矿供应占进口矿的比重极低,2020年仅约8%。“上游集中度很高,是不争的事实。”中钢协副秘书长鲁兆明接受财新专访时说。

“基石计划”背后的逻辑简单明了——铁矿石价格在高位大幅波动,若从供需层面加以干预,可主动作为的就是加大供应。“去年的230美元(每吨),明显偏离了合理价格区间。”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院长张龙强向财新称。2021年,全球经济复苏推动矿价高企,当年5月12日,mysteel 62%澳粉现货价格(下称“62%澳粉价格”)创下了233.7美元/吨的历史纪录。

“基石计划”在此背景下出炉,由中钢协与钢铁企业共同倡议,计划用两到三个“五年”时间,改变中国钢铁工业铁素资源来源结构,以更好保障供应链安全稳定。

鲁兆明介绍称,“基石计划”暂定的阶段性目标是,到2025年,国内矿、废钢消耗量、海外权益矿分别达到3.7亿吨、3亿吨、2.2亿吨,较2020年分别增加1亿吨、0.7亿吨、1亿吨,增幅分别在37%、30.4%、83.3%;此后到2030年、2035年,国内矿与海外矿目标不变,废钢消耗量续增至3.5亿吨、4亿吨。

如2025年粗钢产量按迄今最高的10.65亿吨测算,国内矿、废钢对粗钢铁素资源的贡献率可至47%,再加上海外权益矿,三类资源对中国粗钢铁素资源的贡献有望超过六成。

“这关乎市场博弈。”一名了解基石计划的人士指出。

增加进口还是加大国内矿开发,是钢铁界争议多年的问题。鲁兆明表示,国内矿由于资源禀赋较差,成本竞争力与海外优质资源存在差距,开发确实存在风险。但选择一些竞争力相对较强的项目,适度增加国内矿供给,对提高铁矿石供应的稳定有其必要。

近年来,中国钢铁产能与产量步步走高,但国内新增铁矿石资源量却因投资不足而下滑:国产铁精粉产量在2014年达到4.05亿吨,在钢价卖出“白菜价”的2015年缩减近1.5亿吨至2.56亿吨,此后一直维持在这一体量。

因而,“基石计划”的抓手在国内挖潜。鲁兆明告诉财新,中钢协与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经过前期广泛调研与梳理,在“基石计划”中提出了以国内矿山为主的具体项目清单,并将对项目进行跟踪、动态适时调整。其中,国内目前确定有50多个项目,境外有数个大型项目。

2022年1月,中钢协将“基石计划”行业倡议上报国家发改委等四部委,得到了支持。3月至今,为推进国内铁矿项目开发,国家发改委、自然资源部已陆续与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国家税务总局等七部门相关司局,以及辽宁、河北、安徽、四川、云南、山东、山西、黑龙江、甘肃、新疆等约十个地方政府商讨,以建立协调机制,摸底资源,了解项目推进难点。

“基石计划”明确两级推进机制。国内铁矿的增产协调机制,参考去产能时建立的国家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和脱困发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机制,该联席会议办公室已向多省份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国内铁矿项目建设的通知》。在地方层面,则明确了地方政府的工作目标与推进责任,并要在审批环节给予具体支持。

鲁兆明强调,“基石计划”仍以市场化方式推进,由企业根据市场情况自主判断、决策并实施。

但市场不受计划所控,而国有企业投资亏损还有问责风险,这些是“基石计划”面临的主要阻碍。与澳大利亚、巴西不足30美元/吨的完全成本相比,中国铁精矿完全成本的平均水平在70美元至80美元/吨,高出约1.5倍。

“基石计划”的达成,并非短期可一蹴而就。铁矿价格在2021年5月到达历史新高后开始回落,几经震荡,至2022年6月,62%澳粉月均价在130.47美元/吨,相较疫情前仍高出约七成。近期全球经济衰退预期增强,大宗商品价格普遍回撤,市场短期对铁矿价格的预期并不乐观。

此次“基石计划”在市场上不乏支持。一名行业资深分析师即认为,在逆全球化趋势的当下,有必要在国内保有一定量的资源产能,能够最小限度地保障国内生产,以战略缓冲地缘政治带来的供应短缺风险。

他也提醒,国内新增铁矿资源产能虽然体量较大,但实际释放充满挑战。国内高成本产能在内需萎缩的背景下,面临极大的经营压力,来自外部的成本竞争是另一大挑战。但他认为,推进大型矿山投产仍然可行,特别是以钢厂附属铁矿为主的大中型矿山,这些项目对生产成本不算敏感,且自给率的提高有利于企业对外议价能力。若将风险溢价考虑进去,新增产能的释放仍然可期。

2021年,国内铁精矿新增1400万吨,接下来四年还有增产8600万吨目标。“能不能达到1亿吨,还得看市场。但至少已经有1400万吨的增量基础,完成目标还是具有一定支撑的。”张龙强说。

高矿价冲击

21世纪以来,中国在铁矿石上的花费,仅次于集成电路和原油所用外汇。

作为周期性大宗行业,铁矿石价格在此前20年经历多轮循环。21世纪初,铁矿石价格仅约20美元/吨,后因中国需求爆发,铁矿石价格一路飙涨,到2008年冲至第一个高点197美元/吨。此后的全球金融危机、中国“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以及随之而来的产能过剩和供给侧改革、去产能,铁矿价格又在下跌、回升之间反复。

2016年以来,中国进口铁矿石连续六年超过10亿吨;矿价稳步走高,2016年至2019年,铁矿石进口均价分别为每吨56.7美元、71美元、71.3美元、94.8美元。

新冠疫情加剧了供需错配。2020年4月以后,铁矿价格连续数月攀升,每吨价格从约82美元涨至年底的约160美元。2021年5月创下230美元/吨的历史高点,6月、7月也持续在200美元/吨以上的高位。后因中国压减粗钢产量、抑制矿石需求,62%澳粉价格自2021年7月15日约218.6美元/吨位置开启单边下跌,五个月跌去六成,之后又一路回升。

2021年,中国进口铁矿所用外汇达历史新高的1846.7亿美元,同比增长了55%。“这几年铁矿石价格大幅波动,对中国乃至全球钢铁业影响很大。”鲁兆明说,“上下游产业集中度不匹配,也不利于整个供应链的安全稳定。”

上下游利润分配失衡问题严重。2012年至2021年,中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利润总额累计1.233万亿元;而同期,四大矿山铁矿业务ebitda(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合计超过2.8万亿元。

全球海运铁矿石集中在四大矿山——淡水河谷(nyse:vale)、力拓(riotinto,nyse:rio)、必和必拓(nyse:bhp)、fmg(asx:fmg),四家占近半全球产量,出口量占全球铁矿石贸易量约70%,处于绝对主导地位。

但下游钢厂十分分散,其中,中国有冶炼能力的钢铁企业约500家,且结构、水平差异较大。2021年,中国前十大钢铁企业粗钢产量占全国比重为41.5%。

海外矿山的产能扩张具有较强的周期性,与美元周期、矿石价格等因素密切相关。方正中期期货总结称,矿业巨头上一轮资本支出高峰于2013年结束,2018年以后由于新增产能不足,产量增幅逐年下降。2019年1月发生的淡水河谷溃坝事故加剧了供给紧张趋势。不过自2018年,四大矿山开启了新一轮产能扩张周期。矿山实际产量的增加,要滞后于资本支出五年左右,即将进入产能释放期。

标普普氏铁矿石指数经理王杨雯告诉财新,短期看,全球并没有显著的铁矿增量,海外供应整体平稳,并逐渐以新的矿脉替代现有的枯竭资源。后期增量除了看“量”,更要看“质”,在“碳中和、碳达峰”目标背景下,高品位、低杂质的铁矿石供应仍然严重偏紧。

惠誉米乐app官网登录的解决方案(fitch solutions)在6月底公布了一份颇为乐观的长期展望报告。报告称,过去五年,全球铁矿产量年均负增长0.9%;经历五年停滞之后,预计2022年到2026年,产量年均增速有望加快至2.8%,其中澳大利亚增速在1%,巴西增速在3.6%。

在澳大利亚,除了fmg有部分新增矿山,力拓、必和必拓供应增量以替代项目为主。如力拓耗资50亿美元的四个铁矿石开发项目,年产能共计9000万吨,均为弥补其最核心生产基地皮尔巴拉产量的减少,其中年产4300万吨的库戴德利铁矿项目(gudai-darri)在2022年6月交付矿石。必和必拓旗下投资36亿美元、规划年产8000万吨的南坡矿(south flank)项目于2021年5月投产,目前正在产能爬坡阶段,同样是要替代逐渐枯竭的杨迪矿区。

溃坝事故一度打乱淡水河谷的生产与增产计划。2019年,淡水河谷多个矿区生产中断,铁矿粉产量从3.85亿吨下跌21.5%,至约3亿吨,此后维持在3亿至3.156亿吨的较低水平。不过,淡水河谷已启动产能恢复计划,计划从2020年的3.2亿吨产能逐渐恢复,2022年计划增至3.7亿吨,中长期规划超过4亿吨。

尽管产能规划体量较大,但能否以及何时释放是个未知数。前述行业分析师认为,工业品供应随着需求变化,增加的产能不一定会完全释放,供应增长关键要看边际平衡变化,如过去两年的高矿价推升了海外部分中小矿山的高成本产能释放,随着矿价回落也面临关停风险。实际产量以及船期安排,也会在业务实操中去匹配需求。

国内增矿不易

“基石计划”提出,到2025年,要在中国国内新增1亿吨铁矿石产量,这个目标并不容易实现。

中国铁矿资源储量不低,位居全球第四,但资源分散,品位不及35%,多是磁铁矿、地下矿,开采难度大、风险高。

此外,我的钢铁网资讯总监徐向春告诉财新,还有审批、环保、税费等多方面因素制约,此前对国内资源开发没有达成政策共识,企业开矿积极性不高,整体“不成气候”。且上一轮投资周期重心放在海外,但转了一圈,中国企业发现海外拿不到好矿,有地缘政治、政策、环境等约束,国外开发成功率也不高。“回过头看,国内也不完全是‘鸡肋’,且主动权在自己手里。”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黑色金属采选业投资额从2013年的1690亿元高位一路下降,2019年跌破千亿元,此后长期维持在每年800亿元上下的水平。而由于前期投入不足,产能难以“临时抱佛脚”,2021年高矿价刺激,国内铁精矿产量也只提高了5.2%,至约2.85亿吨。

中国铁矿资源集中在鞍本地区、冀东地区等成矿带,其中鞍本地区储量最大,也是中国最大的条带状铁矿成矿区。至2020年底,中国铁矿储量108.78亿吨。分省份看,四川、辽宁、山西、安徽、山东、河北、内蒙古等七个省份储量最高,占总储量七成以上。

我的钢铁网在3月底发布的一份报告统计了各省份(2021年至2025年)矿产资源规划文件,辽宁、河北、新疆三省份或将分别承担2000万吨左右铁精矿的增量任务。这些任务与三省份的储量现状、可供开建至成功投产的项目情况相符。“1亿吨的增量目标不是‘喊口号’,是有实现思路和方向的。”该报告称。

目前参与“基石计划”的项目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央企中国宝武和鞍钢集团占了增量的较大比例;除此,地方国企首钢、河钢,以及民企建龙等也有项目。

中国最大钢铁央企中国宝武钢铁集团,自2019年下半年开始陆续重组国内钢铁企业,兼并或代管的持资源企业包括武钢、马钢、山钢、包钢等。

另一家钢铁央企鞍钢集团,于2021年10月完成对本钢集团的并购,今年又兼并了持有资源的辽宁省地方国企凌钢集团。鞍钢集团持有辽宁、四川以及澳大利亚卡拉拉的铁矿资源,是中国最具资源优势的钢铁企业之一。

中国的低品位磁铁矿,相比澳大利亚、巴西的高品位赤铁矿,增加了选矿、造块等工序环节,生产成本偏高。不同项目的国内铁精矿完全成本差异较大,跨度在60美元—90美元/吨,部分矿山达到100美元/吨及以上。

不过,鲁兆明告诉财新,筛选“基石计划”项目时,经济性是重要考量因素,即项目要有竞争力——在极端情况下要能产生现金流,能够存活下去。近年来,中国部分矿山铁精矿完全成本降至60美元/吨甚至以下,具备一定竞争力。 

2019年6月30日,辽宁本溪,本钢歪头山铁矿矿坑和废渣。筛选“基石计划”项目时,经济性是重要考量因素,即项目要有竞争力——在极端情况下要能产生现金流,能够存活下去。

他解释称,一方面,随着智能化、智慧化矿山建设,技术水平提高,能耗水平在逐步降低;另一方面,对固废、尾矿等资源利用的水平也在不断提升,都对降低矿山成本起到很大作用。

如鞍钢集团旗下鞍钢矿业的西鞍山铁矿采选联合项目,根据2016年9月的可行性报告,该矿成本在381元/吨,按照当前汇率计算约合57美元/吨。据鞍山市政府4月消息,西鞍山铁矿审批手续在加快推进,招投标陆续开启,2022年将全面开工建设。西鞍山铁矿已探明储量13亿吨,平均品位34.26%,规划年产铁精粉1022.84万吨,总投资超200亿元。

徐向春认为,当前开采技术也能实现深度挖掘铁矿资源,相当于扩大了资源储量。如建龙集团在鞍本地区在建的思山岭铁矿项目,据《辽宁日报》2022年5月报道,该项目是亚洲铁矿行业最深井,主井深度达1505米。该铁矿探明储量24.84亿吨,平均品位31.19%,铁精粉年产量将达1000万吨。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总投资58.13亿元,预计2022年9月出矿。

国内矿开采成本远高于国际四大矿山成本,据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统计,多年来,国际四大矿铁矿石离岸现金成本基本处于20美元—30美元/吨区间。“即便这样,肯定也要保一部分(国内资源),不然更没有话语权。”张龙强说。

除了成本问题,此前影响限制国内开矿的另一重要因素是政策约束,如审批环节多、周期长,不同省份对项目在生态、能耗、用地等方面也有一系列规定。

如在某些省份,此前仅仅在矿山建设前,从开始勘探到完成矿权办理,中间就涉及27个审批环节,即使以最快速度办理,仅把矿权拿到手就需要41个月,再加上建设矿山,整个流程可能耗时多达十年。“不过这次‘基石计划’部署下去后,一些地方政府已经推动起来了。”知情人士对财新称。

安徽省在2022年5月底发布了《安徽省加快推进铁矿项目建设实施方案》,要求相关厅局建立协调推进机制,并成立市铁矿项目建设专项工作组,在对资源摸底的基础上,针对项目解决具体的“堵点”与“难点”。企业也要制定具体可落实的推进实施方案。其中明确,要就此开辟绿色通道,优化审批服务。

国内矿山整体税赋也偏高。而据财新了解,减税在各部门间并不好协调。矿山所涉及税费,主要是企业所得税、增值税、资源税(或权利金)三大税种。国内矿山平均销售税费负担率在20%至25%,其中以增值税、资源税占比较大。澳大利亚矿山增值税在全球最低,虽然企业所得税率偏高,但赚得多才交得多,2021年矿价创历史新高时,力拓、必和必拓所交税费及权利金占销售收入比重也只在20%左右。

企业是铁矿项目建设的实施主体,也是主要的出资方。张龙强介绍说,国家对国内矿开发给予了一定资金支持,但也有明确的条件,如要求具备一定规模以及手续要齐全,一些企业因为历史性原因,也很难拿到国家资金。

海外矿艰难博弈

在中国企业深度参与的海外矿中,最重要的项目是非洲几内亚巨型铁矿西芒杜(simandou)。

西芒杜的矿藏是全球钢铁行业潜在的“革命性力量”。该矿铁矿石平均品位达65.5%,超过澳大利亚的铁矿山;潜在储量约100亿吨,项目投产后年产量可达1亿至1.5亿吨,即全球目前总产量的5%至7%,将成为左右国际价格和供给方向的新势力。(参见本刊2020年第33期封面报道《解锁百亿吨铁矿石》)

2020年第33期封面报道《解锁百亿吨铁矿石》

根据项目参与方与几内亚政府在2022年3月签署的协议,西芒杜配套基础设施须在2024年前建成,矿山须在2025年前投入运营。西芒杜项目开发预计总耗资150亿美元,重要部分是前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所配铁路长约650公里,被认为是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最大难点。

一名熟悉西芒杜项目的人士对财新称,该项目纳入前期基础设施建设成本测算,投产后离岸成本(fob)预估在35美元至45美元/吨,处于全球成本曲线中等水平。

早在1997年,力拓就拥有了西芒杜项目1至4号四个区块的勘探权,并于2006年获得采矿权;2008年几内亚政权更替,政府以迟迟未开采为由,要求力拓放弃了1号、2号区块。

2019年11月,赢联盟中标了西芒杜北部1号、2号矿块矿权,成为搅动项目格局与发展的“鲇鱼”。赢联盟获得1号、2号区块采矿权公司的85%股权,几内亚政府则持干股15%,自2021年3月开始,已在当地开工建设项目所需铁路,数个标段同时开工,最高时现场有上万人开工作业。赢联盟自身最大股东为新加坡航运企业韦立国际,持股45%,创始人孙修顺祖籍山东,自青岛、大连发家;中国最大铝业民企魏桥集团在其中参股22.5%。

中方资本由此切入,深度参与西芒杜项目开发。3号、4号区块采矿权,目前由力拓集团和中资企业组成的合资公司simfer sa公司持有,其中,中铝集团、中国宝武等组成的中方联合体中铝铁矿控股有限公司持有合资公司39.95%股权,几内亚政府持干股15%,力拓集团持股45.05%。

2021年9月,政变领导人、现临时总统马马迪·杜姆布亚(mamady doumbouya)宣布控制了几内亚前总统孔戴(alpha condé),夺取政权。几内亚过渡政府成立之后,就与西芒杜项目的米乐app官网登录的合作伙伴——simfer sa公司与赢联盟探讨共同融资、共同开发的可行性。

历经数月艰难谈判,2022年3月10日,几内亚过渡政府因不满项目进展,暂停过项目区块开发,希望强势推进项目,且督促四个区块的参与方一起合作,包括共同修建铁路。3月25日,几内亚政府以暂停项目开发、收回矿权为威胁,强压各参与方签署了框架协议,要求simfer sa公司与赢联盟共建基础设施,且几内亚政府也要拿到基础设施实体的15%干股。

几内亚政府希望与simfer sa公司、赢联盟三方尽快签署有约束力的合资协议,但各方博弈激烈,几内亚称,项目参与方一再超过政府要求的时限,未就合资协议达成一致。7月4日,几内亚政府再次强制停止现场作业。

据财新了解,simfer sa公司和赢联盟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包括确定投资、运营、合作分工、建设、esg等诸多细化框架协议,各方有数十人至上百人在现场谈判。上述了解项目的人士透露,项目参与方已将合资企业相关文件提交政府,但政府并未给予回应。几内亚政府要求从该项目获得一些实际利益,如从该项目开发中获得现款等,并以暂停项目为手段迫使参与方妥协。

至此,这一被寄予厚望的巨型铁矿,仍在僵持中裹足难前。

据财新多方了解,刚在2022年6月正式转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中国宝武,或将在西芒杜项目中扮演重要角色。

“宝武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钢企,但在‘走出去’方面积累不够,要成为在全球布局、具备国际一流竞争力的企业集团,是有压力的。”张龙强也认为。

海外项目开发之挑战,从西芒杜项目可窥一二。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矿产尤其铁矿投资,曾屡屡受挫。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的数据显示,中国企业从上世纪80年代到海外购买铁矿,以澳大利亚洽那合营铁矿为开端,至2019年底,主要参与的境外铁矿项目共计31个,权益矿产能约3亿吨/年;但在产项目仅7个,中方权益矿量约6500万吨/年,占中国铁矿年进口量不足10%,与日本、韩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超过50%的权益矿占比差距巨大。

股权层面,央企中铝集团在力拓集团层面持股10.32%,是力拓最大单一股东;地方国企华菱钢铁(000932.sz)是fmg第二大股东,至2021年中持股8.68%,且双方签有矿石供应协议。

最近十年,中国几无海外铁矿资源开发项目,且此前所获项目中,大部分建设和生产成本较高,竞争力偏弱,大部分海外铁矿入手时,矿价超100美元/吨;即使有项目资质还不错,也因企业缺乏定力半途而退,如2015年矿价跌破40美元/吨时,部分项目没能熬过寒冬,反而退了出去。

影响未来的供需因素

“‘基石计划’能不能实现,排第一的还是市场因素。”张龙强认为,如果矿价降到80美元/吨甚至更低,国内企业开矿的动力会大打折扣。

因而,市场对接下来三年供需与矿价走势的判断至关重要。

粗钢产量由需求决定,而需求主要由投资结构及国家宏观调控所决定。中国经过20年的高速发展,经济正从投资拉动转向消费拉动,步入结构性改革阶段。钢材最大消费领域房地产行业处于产能出清的低谷阶段,直接导致钢材需求总量大幅萎缩——房地产占钢材整体需求约30%,占螺纹钢需求约68%。

近几年,中国钢铁消费持续在10亿至11亿吨量级的高位。受访者多认为中国钢铁需求处在平台期(plato),未来随着中国经济动能转换将缓慢下降,不过中短期或仍维持在较高水平。“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国家也在防止“大进大出”,压缩初级钢材产品出口。

基于需求调整、“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等因素,张龙强认为,粗钢产量或在“十四五”达到峰值。而未来十年,中国钢铁也将迎来钢材消费量的全面峰值。以实现工业化的国家为例,美国与日本峰值时,人均钢材表观消费量分别约为710千克、800千克。2021年,中国人均粗钢表观消费量约666.5千克,与之相距不远。

2008年以来,中国宏观杠杆率持续上升,中间经过一轮“去杠杆”后有所稳定,但在疫情暴发后又有所回升,2021年达到272.5%,其中住户部门杠杆率则达72.2%,显著高于新兴市场国家平均水平,几乎与美国及发达国家平均水平持平。“这是难以为继的。”前述分析师称,降杠杆、促转型将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钢铁需求达峰下行是必然。

前两年铁矿价格高企,这名行业分析师认为,背后是美国货币政策“大放水”、制造业回流等因素影响,大宗商品边际需求增加,推高了铁矿等以美元定价的大宗商品价格;且2020年下半年到2021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快速复苏,外贸表现超过预期,中国钢铁需求超预期增长。

而前两年中国在基建等方面的超前消费,也导致钢铁行业需求在2022年加速萎缩。

上述分析师介绍称,分行业看,房地产市场短期内难见起色;基建项目平均用钢强度低于地产,基建投资对钢铁需求带来的支撑作用正在边际递减,大推基建对钢铁需求的支撑难以弥补房地产需求的缩减。制造业端也并不乐观:家电是房地产下游行业,需求深受拖累;机械制造前两年已经历一轮高峰,目前看也在萎缩;国际政治分化,出口贸易增长的不确定性加剧。逆周期调节在一定程度上透支需求,这或将导致需求在未来加剧萎缩。

截至目前,钢铁业需求已连降三月,钢企陷入亏损,再传导至供给端减产。在6月底一篇市场上广为传播、颇为悲观的文章中,河北民营钢企敬业钢铁直言“钢铁市场形势相当严峻”。2022年一季度,据中钢协统计,会员钢铁企业利润总额553亿元,已同比下降25.8%。

张龙强判断,2022年全年行情比“十二五”后期稍好,不至于全行业亏损,但会大幅度弱于2021年。到2023年,产能置换项目逐渐落地,供需失衡风险加大,如果没有有效应对,市场或将更不乐观。

供给另一来源——废钢,是“基石计划”的重心之一。用废钢炼1吨钢材,可节约1.6吨左右的铁精粉。不过,目前中国废钢市场小而散,加工、回收体系并不完善,距离工业化、规范化的废钢市场仍有距离。鲁兆明介绍,现正按照区域进行梳理,打造废钢示范企业、示范基地,完善废钢回收加工体系。

国内废钢积蓄量近年持续增加,中国炼钢用废钢消耗量每年增量约1000万至1500万吨,2021年为2.3亿吨。张龙强认为,废钢放量须至2025年以后,到2030年左右可迎来规模发展短流程工艺的时机。短流程炼钢的原材料是废钢,相比原材料是铁矿的长流程炼钢更为低碳。

“再远期考虑,随着废钢消耗量和短流程占比的逐渐提升,以及正在进行的大规模产能置换到位后,碳排放量大的高炉长流程项目不会再大规模建设(含新建和技改),同时综合考虑粗钢产量的下行趋势,中国铁矿石需求量将会较大幅度减少,未来铁矿石供应逐渐不再是突出问题。”张龙强说。

不过,在全球范围内,世界钢铁协会北京代表处钟绍良分析,中长期有印度、东南亚、非洲等区域增量,会部分弥补中国的减量,全球需求仍将保持微幅上升。

前述钢铁行业分析师补充称,东南亚、非洲等欠发达地区,倾向于建立比较稳定、风险更小的长流程生产模式,而废钢来源不稳定,进而对铁矿石需求形成支撑,未来铁矿石仍会是铁资源最主要的来源。

但俄乌冲突带来的全球能源危机,使全球钢铁需求预测变得更为复杂。钟绍良解释称,2025年之前要看俄乌冲突,2025年之后要看气候变化。如冲突能在2022年底之前结束,重建需要钢材,被危机延缓的欧洲钢铁需求也有望反弹;但如再持续一年,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势必对欧洲国家财政、家庭支出带来极大伤害且短期难以恢复,也导致汽车、家电甚至房产等消费力下降或推迟,未来三五年的钢铁需求,要基于这些变因重新考量。



米乐app官网登录的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站凡注明“学会秘书处”的所有作品,米乐app官网登录的版权均属于四川省金属学会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或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上述作品,并注明“来源:四川省金属学会”。违者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站凡注明“来源:xxx(非学会秘书处)”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登载此作品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学会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不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内容仅供参考,如转载稿件涉及米乐app官网登录的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与四川省金属学会联系。

二维码

关注学会
微信公众号

二维码

访问学会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