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开元寺那艘宋船吗
来源: 中国航海学会 发布时间:2022-10-11
到过泉州开元寺的人,印象最深的应该是东西塔和大雄宝殿前后的狮身人面石刻和印度教石刻,当然对书法爱好者来说,认真拜谒弘一大师也是不会错过的,而到开元寺,真不容错过的是访宋船。
宋船,就在泉州湾古船陈列馆里。让我们一起近距离走访这艘宋船吧。从陈列馆正门进入,首先看到的是一堵意象为海浪翻腾的白色墙壁,浪花轻卷。上面写的展馆前言,把我们带回远古的海洋世界。往里走,只见一个柱子上镌刻着宋时谢履写的《泉南歌》中的诗句:“州南有海浩无穷,每岁造舟通异域。”接着,我们进入的是一艘从东南亚远航回泉州港的宋船船舱。开阔的回廊式展厅,设计成船舱式隧道。在隔舱式展览柜中,先介绍的是“每岁造舟通异域——宋代古船船型与结构”。我们了解到,这是一艘多桅、多舱、多层板的福船型远洋木帆货船,其主龙骨与尾骨均用松木制成,连接在主龙骨前端的首龙骨是用樟木制成的。粗大而硬实的主体,再榫接上“肋骨”部分,大大增加了船体的强度,使船身具备了较强的抗浪击能力。出土船壳为二三重板结构,船底板为二重叠合,舷侧板为三重叠合。板与板之间的夹缝填塞麻丝、竹茹,以及用桐油灰捣合的艌料,并用铁钉钉合,因此,这种船非常坚固,不轻易漏水、损坏。宋船融入了闽南人的一些思想文化元素,也体现了泉州独特的造船技艺手法。造船者在船体的几个榫合处,挖了7个小圆孔,都放置了铜铁钱,像是北斗七星。另外,在下方的大圆孔内,放一面铜镜,形如满月。这是象征吉祥的“七星伴月”,闽南俗称“保寿孔”,寓意吉祥好运、一帆风顺。这艘海船由12道隔舱板将全船分成13个舱,所有的舱壁钩联十分严密,水密性能很好。这种水密隔舱的设置,即使其中一个舱室漏水,也不会导致整条船进水沉没,大大提高了船舶的安全系数和远航性能。泉州的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在201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隔舱式展览柜中,紧接着介绍的是“大舶高樯多海宝——船舱出土遗物”。船舱出土遗物种类很多。有香料药物,如降真香、檀香、沉香、胡椒、槟榔、乳香、龙涎等;有编织物,包括竹编、叶编织物、麻编织物等;有竹木藤器,如竹尺、木槌、灰刮板、木质容器等;有果核,如椰子壳、桃核、杨梅核、荔枝核等;有动物骨骼,如牛骨、猪骨、羊骨、狗骨、鸟骨、鼠骨等;有铜铁器,如铜钵、铜勺、铜锁、斧头等;装饰品则有珊瑚珠和琉璃珠;还有铜钱、铁钱、陶器、瓷器,甚至皮革制品、宋版印刷品残片和象棋子等等。这些物品,经过数百年而不腐烂,真是令人难以置信。
这些出土遗物,有很多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香料药物,这是宋元时期我国重要的一类输入品,是被广泛应用于医药、调味、制香、化妆和装饰上的。当时“香药”成为舶货的代名词,出现了许多专门贩运香药的贸易船。而近百件木质牌签,说明这艘船真的是太大了,人和货物太多,为减少差错,船老板想方设法,加强运输管理,设置了一些木质牌签,写上人名、地名、货名、商号等,便于识别货主、货物。由此,从一个侧面来看,这艘船的老板,海上经商贸易的经验已是很丰富了。“北风航海南风回——航海技术和习俗”是隔舱式展览柜的最后一项。在微缩复原的船员日常活动场所中,我看到了各个舱室的设置。比如,寝室都是单人铺,小小的、窄窄的,依舱壁布列,每侧有两到三铺,显得非常拥挤。隔壁舱室则配备了厨房,厨房不大,被很多锅碗瓢盆占据着空间。出土古船,没有留下航海技术的信息,但是古船驰骋于东西洋的宋元时代,泉州的船员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航海经验和航海技术。比如,船员们除了依靠山形水势或星辰日月为导航标志,还懂得应用指南针导航。与此同时,航海习俗也逐渐形成,海神崇拜、祈风祭海等,成为泉州独特的人文风景。展馆中央展示的是一艘曾经沉没却被挖掘与修复的宋船。在一座贴着浅蓝色瓷砖的巨大旱池内,复原后长达34米、宽11米的宋代古船,静默地矗立在这里。这艘木质古船建造于南宋时期,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出土于1974年。船体以两至三层板叠合而成,分为13个水密隔舱,保存有头桅和中桅杆座,船尾有直径30厘米的舵孔,取材于杉木、樟木、松木。在“南海一号”古船出土之前,这艘古船是国内考古发现体量最大、年代最早的海船。
宋船,整体造型优美,船底呈v字形,船身阔扁,首尾翘起,航行时像竹叶子一样荡漾在碧海中,是闽浙沿海一带有名的福船。福船代表了当时中国的造船水平。在设计者们的良苦用心下,古船陈列馆增加了许多互动元素,让观众了解了相关的历史知识,为富有历史感的展馆注入了活力。在展厅二楼开头,游客站到一个感应设备下,视线前方的电视上便会自动播放视频,“我是一艘会说话的古船,居住在泉州湾古船陈列馆。通关文牒本为古代官家赴他国行事所用,在我的居所持有它,你可以在游戏中了解我……”在此之前,我们已经在陈列馆入口处领取一本“会说话的古船”通关文牒。通关文牒要过三关,它们是“古船复原关”“古钱拓印关”“铁锚石锭关”,还要盖好几个章,比如“船模章”“锚具章”等。宋船的出土,充满着机缘巧合。那是在1973年的夏天,泉州组织一支由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组成的调查队,冒着炎炎烈日,在晋江下游和后渚港一带搜寻海外水上交通的史迹和文物,厦门大学历史系庄为玑教授也应邀参加。庄为玑教授在走访中,从当地一位陈姓老乡那里得到一个重要的信息:附近的海滩上有一艘沉船,前年年底还被当地村民挖了100多担古船板,挑回家当成柴火烧呢。那天是8月18日。“这可能是一个重大的考古机会!”庄为玑教授下意识地想到。于是,在陈姓老乡的引导下,考古人员赶往了现场。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现场的情况让庄为玑教授兴奋不已:这很有可能是一艘古代沉船。后来,庄教授还了解到,当地村民之前挖回去的木板,却难以引燃,当不了柴火,就没有人再去挖了。“古船没有遭到更严重的破坏,这是不幸中的万幸啊!”庄教授遗憾的语气中带着几分欣慰。1974年8月,大型海湾考古发掘工程在泉州后渚港紧张进行。当沉船上面两米多厚的堆积层被清除后,一条残长24.4米、残宽9.15米的沉船,赫然出现在世人面前。在随后的船舱清理阶段,香料、药物、陶瓷器、铜铁器、皮革制品等一件件文物被取出来,共计14类69项,其中唐宋钱币504枚、木质牌签96件、未脱水香料药物2350公斤,真可谓是“大舶高樯多海宝”。船体的特征以及大量的出土物都在表明:这是一艘宋代海船。1975年,新华社正式发布泉州湾宋代沉船出土的消息,许多国家纷纷转载,并称之为“世界考古珍闻”。
宋船,船头小,船底变窄,有如刀锋一般在海上乘风破浪,船身扁宽,体高大,吃水深,面对狂风巨浪仍能稳若磐石。一般的宋代远洋商务船,平均30米长,10米宽,可载100余吨货物、60余名水手;而最大的船可载300吨以上的货物,外加五六百人。对比前朝的船,宋船的设计更显气魄、规模,船体更加巍峨,装修更为华美。“蕃舶如广厦,深涉南海,径数百里,千百人之命,直系于一舵。”这是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中所写的句子。海上行船的情景,可谓蔚为壮观,但又是充满险恶的。很多讨海人一般靠的是帆船与信风,在海上漂泊无定,几近冒险,为此而丧生者,不计其数。造船与航海技术的进步,催生了宋元时期我国海外贸易的迅猛发展。朱彧在《萍洲可谈》中有这样的记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宋代,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宋人糅合了唐人、阿拉伯人的占星术,一起用于远洋航海,还利用发达的天文、地理知识,绘制出了初步的航海图。为了引导商船与官船,当时在海岸线上每隔30里建立了价值昂贵的灯塔导航系统。可见,宋王朝对海上贸易是倾心投入的。面对茫茫的大海,漫长的航期,商船上的人们怎样打发日子呢?从泉州湾宋船出土的物品来看,下象棋应该是船员们在海上生活时的一大娱乐项目。可以想象,在一副棋盘上,除了对弈的两个船员外,应该还有许多旁观者在助威。此外,一些船员还用下象棋来压注,进行象征性的赌博。当然,也有文献记载了海上生活的另一番情景:“一舟数百人,豢豕酿酒其中,置死生于度外……”宋船上有几百人,船上还养猪酿酒,人们在吃肉和喝酒中享受着生活,生死什么的,都可以置之度外了。宋船,承载着什么?宋船,留下了什么?我们知道,宋元时期的泉州已经初见繁荣开端,那时,经过泉州湾的船只可直达古城沿岸。这里成了“海上丝绸之路”的东端,来自西亚、非洲和欧洲的商人与中国人擦肩而过,他们以物易物,熟悉各自的文化和信仰,将一切文化碰撞的痕迹都留在了这片土地上……
米乐app官网登录的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站凡注明“学会秘书处”的所有作品,米乐app官网登录的版权均属于四川省金属学会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或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上述作品,并注明“来源:四川省金属学会”。违者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站凡注明“来源:xxx(非学会秘书处)”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登载此作品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学会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不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内容仅供参考,如转载稿件涉及米乐app官网登录的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与四川省金属学会联系。